“沒想到中國一個小縣城集聚了這麼多創新創業高端人才。”9月23日,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海智辦、江蘇省科學技術協會、中國旅美科技協會聯合主辦的中國(江蘇)國際科技交流與人才智力合作大會在海門召開,應邀發表主題演講的諾貝爾生理醫學獎獲得者、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斐里德·穆拉德博士由衷贊嘆。當天,包括數十名院士、國家千人計劃專家、海外博士在內的250多名頂尖專家學者集聚海門。
  臨江新區,原是海門一個落寞的江邊小鎮。如今,因生物醫葯科創園的崛起,成為海門科技人才集聚的“硅谷”。
  9月28日,記者在科創園看到,公共實驗室、研發樓、GMP實驗工廠一字排開,一期近10萬平方米,涵蓋研發孵化技術服務、藥物研製與篩選等平臺已全面投入使用。
  “目前已經吸引了10多個科研院所、海歸科研項目入駐。”園區負責人介紹,總投資1.6億元的浸會大學(海門)科研院項目建成後,進駐科研人員將達100名以上。總投資1億元的中國醫葯工業研究總院海門分院項目,建成後可引進300名以上常駐研發人員。3年內,預計有100名以上的博士在臨江新區創新創業。
  以創新創業平臺,集聚高層次創新人才,以人才的集聚推動產業的轉型升級,是海門推動科技創新戰略的一大亮點。
  楊登貴,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博士後、化學教授。2000年牽頭在海門創辦慧聚藥業。10多年裡,楊登貴帶領企業的研發團隊申請發明專利15項,有13個產品獲得省高新技術產品稱號。前不久,楊登貴團隊在全省創新創業大賽中獲得一等獎,並將代表江蘇參加全國大賽。
  在海門,一個人才引來一個團隊,一個團隊帶動一個產業升級的例子不在少數。黃乃正院士團隊與海門慧聚藥業團隊組建“海慧院士工作站”, 研發的鹽酸貝那普利獲省高新技術產品。中科院院士賀林領銜在海門創辦高科技實業,同時引來時代伯樂創業基金,計劃用3至5年時間建成百億級健康醫葯產業園。此外,中興能源裝備、包羅銅材、中南建築產業集團、京海禽業等5家院士工作站進站院士團隊專家60多名,短短兩年時間內,申請發明專利40餘項,開發新產品20多個。
  人才總量突破17萬人,在海門創新創業的高層次人才達到近萬名。其中國家、省級各類人才計劃專家超過120名,全市共有享受國務院特貼專家13人,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9人,引進中科院院士1名,長江學者特聘教授1名,國家“千人計劃”專家15名。
  政策創新和優質服務“拴心留才”。海門市長楊曹明介紹說,該市對於創新、創業類人才,最高分別給予100萬元-500萬元的資金支持;同時設立“東洲伯樂獎”,對成功引薦人才來海門創新創業的,最高給予20萬元的獎勵;開闢子女入學、健康醫療等“綠色通道”……
  高端人才加速集聚,創新激情充分釋放。1-8月,海門實現財政總收入103.04億元,同比增長16.4%;實現高新技術產業產值569.7億元,同比增長20.2%,新興產業產值362.74億元,同比增長21.9%。
  本報通訊員 俞新美 本報記者 陳明 付奇
  (原標題:海門:政策+服務“拴心留才”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p15epcip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